4月29日,“2025年海淀区大健康产业医企对接会(第二场)——走进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在我院第一会议室举行。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科科长张海涛,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韩永鹏,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振安,以及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医药企业代表齐聚于此,共同探讨医企合作的新模式与新机遇。会议由药剂科主任董涛主持。

开放创新打造未来医院

吴振安副书记对到场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在简要介绍医院后,他阐述了医院未来的建设理念,强调要以开放和创新的态度,打造适老化、舒适化、智慧化的就医环境。他表示,医院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还要与产业界深度合作,利用AI等先进技术提升医院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基建科科长孙峰介绍了医疗卫生事业“人工智能+”领域的政策动态和未来医院建设的规划和具体方案,包括医院的定位、规模和技术应用。他提到,医院未来的建设将融合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依托医疗大数据打造网络数据中心,开展慢病管理、临床决策支持及科研服务,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以便更好地服务患者。
科技赋能 大模型重塑就医体验
蚂蚁集团医疗健康事业部北京区域业务经理王然就“以大模型技术助力患者就医体验提升,让人人拥有陪伴一生的专属数字医生:支付宝‘AI智能体’方案”进行了精彩分享。他详细介绍了蚂蚁医疗大模型的发展历程,并通过视频演示,生动展示了医主智能体如何将医生的临床经验转化为AI理解的知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百川智能医研部负责人贾亦赫聚焦精准医疗领域,深入介绍了公司在医疗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他重点展示了百川医疗模型的医学能力及其在全科诊疗、儿科诊疗和精准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精准医疗方面,他着重介绍了睡眠监测垫及其具备的临床睡眠监测指标,并分享了睡眠分期、AHI等临床验证案例。
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医疗创新部总经理古擘在简要介绍公司后,聚焦医疗大数据,从全院医疗大数据平台、数据治理、科研数据中心专病库及院内精细化运营绩效等方面展开深入讲解。他还探讨了医疗大模型面临的挑战,并通过专病大模型、多慢病大模型和面向患者的AI数字医生小程序等实例,详细阐述了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实践落地。
医企融合 共谋发展新机遇

在交流讨论环节,张海涛科长表示,本次会议旨在为医企沟通交流、精准对接搭建平台,让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早日落地,惠及人民。期待各位嘉宾积极建言、碰撞智慧!

韩永鹏院长特别关注企业研发需求,他期待各位嘉宾能够围绕医企融合的核心议题,积极发言,分享宝贵的经验与深刻的见解,共同探索医企合作的创新路径。

随后,来自大安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天纪智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的代表,展开了热烈讨论。
各企业代表积极为未来医院建设建言献策,分享了各自企业在新技术研发、应用实践以及创新策略方面的宝贵经验和见解,为推动医企融合与医院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建议。
本次交流会为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医药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深度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通过分享前沿技术与实践经验,参会各方对医企融合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未来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建议。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将不断深化医企合作,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药剂科 杨宛君